工作经历怎么包装:简历美化和造假的边界在哪里?

发布日期:2025-01-22 08:47浏览次数:

之前,《心动的offer2》中的何旻哲,简历造假实锤,被君合清除了实习记录。这事情太劲爆,作为人力资源行业从业者,我没有想到有人居然会上电视造假。
简历造假会对他产生怎样的影响?虽然他道歉了,但现实很残酷,何旻哲毁掉的是自己的前程,绝大部分的大公司不会录用他了。

一份漂亮的简历固然是一块很好的求职敲门砖,适当美化、修饰简历,这本无可厚非。但现在,很多职场人或准职场人在包装简历的时候,已经渐渐有无中生有、过分夸大的趋势,造成了不好的个人影响和社会影响。
工作经历怎么包装:简历美化和造假的边界在哪里?
那么,简历美化和简历造假的边界在哪?
美化经历,指的是对自己过去的工作经验,进行合理而诚实地呈现,强调自己在职责和成就方面所取得的突出表现,这是为了突出个人优势和能力,以吸引潜在雇主的关注。比如,以新媒体运营为例,有的求职者就直接在简历上写:我主要负责x渠道的运营,内容的产出。这样的写法,HR看不到任何关于你在工作上的产出。这时,你可以用前因和后果这样的逻辑去修改简历:在x期间,我主要负责x渠道的账号,期间做了x份竞品调研,做了x选题,产出x内容,给账号带来了x曝光,x粉丝,给公司带来了x用户,创造了x的价值。
而造假,则属于不道德行为,包括,伪造或夸大自己的工作经验、学历、技能或成就等信息。比如,你全程参与了某个项目,对项目的全流程都很熟悉,那你可以说自己做过该项目,甚至可以说自己负责过该项目,但你不能编一个根本没做过的项目出来。
求职者最好不去趟造假的“雷区”,因为爆炸的机率太高了。比如,学历及证书造假最容易识别,学信网及相关网站可查;在职时间造假可通过社保记录即可查询;工资造假可通过银行流水和薪资证明可查;经历造假很容易在STAR面试+压力面试中穿帮……另外,还有第三方背调,他们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。
最后,回归根本。简历一定不要“无中生有”,而是“深入挖掘,与应聘职位建立真正有机的联系”。
祝所有的求职者的努力都能带来好运!
简历作为求职的敲门砖,更好看、更专业是很有必要的。如果自己搞不定的话,那就让更专业的人来帮你做——职檬联合一线深耕招聘的专业HR和猎头导师推出了简历优化服务
如果您有什么问题,欢迎咨询我们 立即咨询